约3080字。
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思考
嘉定区黄渡中学 俞阳春
在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教会学生求知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信息网络的运用更使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转型为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已经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否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信息社会的教学活动不应以发展人的记忆力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发展人的智力、创造力为主要目标。这更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维、善于创造等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腾飞的翅膀,它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念,在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时常关注和思考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并就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进行了一些尝试。经过实践,我认为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创设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善于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围绕教材创造和谐的学习情境,愉快地吸收其中的语文知识。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尤其是试验本,所选的范文,增加了很多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却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为什么呢?主要是学生没有对生活的具体体验,没有理解这些内容的情感基础。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很容易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源泉,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味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
《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相对于初二的学生,很难体会其意境、结构之美,我在备课的时候,先查找了大量的有关园林的图片,然后按课文的内容精选了能够展现苏州园林特色的图片制成课件,在上课前引导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的内容,寻找出苏州园林的具体特点,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调动起来了,并且顺着作者的思路,自觉地查阅资料,把它和北京的园林进行对比,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江南的园林像小家碧玉,有小巧玲珑之美,而北京的园林博大浩瀚,有皇家之气。故云“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有点言过其实。
二、延伸课堂教学触角,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阅读层次
语文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科书、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是非常有限的,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