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积极协作,乐于探究——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3 18:39: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30字。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主动参与 积极协作 乐于探究
——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安徽省望江县古炉中学 吴学结
语文课是一门传统的基础课,积习甚多。陈陈相因的旧模式,旧观念束缚着广大的师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广大教育战线的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无能力对它作出较为全面具体的解读和评述,只能以一名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角度,谈几点我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和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自主学习
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鉴于可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学生必须摆脱过时的观念,他们必须主动地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自主性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能力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和它相对的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学习,他主地学习。当学生的认识、动机与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时候,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了。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许多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要是青少年的普遍特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求知呢?我觉得魏书生老师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魏书生说:“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我所理解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并非目前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所玩弄的那种你问我答,一呼百应,热热闹闹的形式提问和毫无意义的相互争论;也不是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让学生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无政府教学;而应象魏书生老师那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和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创设民主环境,让学生参加到共同的学习劳动中来,使他们感动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于漪老师认为:“班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思考、讨论,发挥聪明才智。”所以,教师要先了解和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对语文的兴趣虽浓淡不一,但学生时代有较强的个人表现欲,这些都是学语文的积极因素和潜在的有利条件。我在施教过程中,尽量把学生推向能力训练的实践场合,甚至让学生代替教师发挥教学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打破以往单一化的“一言堂”,趋向多元化的“民主堂”。我知道,学生是个体的,不同的家庭、经历、情趣,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的理解要从积极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中去寻找合理的内核,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多元的碰撞,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如此才会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