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个字。
语文趣味课堂初探
永济市城北中学:杜筱蕙
无可否认,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一旦成为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乏味,激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教师也会觉得兴致索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每上一课都有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激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导游式”课型
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一些介绍地理知识、名胜古迹、古今建筑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倘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着力去讲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等,易给人"贴标签"的感觉。根据学生重参与、好模仿的性格特点,我采用了导游式课型,即采用电视《正大综艺》栏目相类似的形式,创造一种带领学生去游览观光的氛围,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知识点的落实也很自然,做到寓教于乐。《中国石拱桥》一文,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教师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镜头”处理,组织一些学生分好角色,做好“导游”准备。正式授课时,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创设一种带领大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