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同步练习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8 10:15: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60字。
24、出师表
金华市十一中 张琳
热点讨论:
[问题一]诸葛亮在表中提出了哪些建议?这些建议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解析:诸葛亮共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这在表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弄清这一问题的同时,应着重注意作者提出建议的角度、方法和相互关系。广开言路的建议是在分析蜀汉面临形势之后紧接着提出的,说明当前的对策首先是“开张圣听”,开明理政。只有这样,才能“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严明赏罚的建议是从法治的原则角度提出的,说明一切必须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宜偏私”。这对当时后主宠信宦官黄皓这类宫中“小人”是有针对性的。紧接着作者从内政和人事的角度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前两条建议都是从正反两面阐述强调,对比鲜明。第三条建议则采用宫中、府中分述的方法,先荐贤才,再述先主评价,后谈用贤建议,最后又引用历史教训,说明能否亲贤远佞,事关国家兴亡。三条建议中,亲贤臣,远小人是核心和根本。因为如果后主“亲小人”,那就必将堵塞“忠谏之路”,“内外”也就会“异法”,从而使小人谗言乱政。所以,能否做到前两点,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第三点。正因为如此,作者特地向后主推荐了一批贤臣,并强调了任用这些贤臣对“汉室之隆”的重要。由此可见作者的主要用意在于希望后主亲贤远佞。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把议论和抒情、记叙相结合来阐明表文的主旨的?
解析:由表的文体特点所决定,本文采用了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作者上表的目的,不在于阐述为何出师,怎样出师,而在于要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修明政治,有所作为,以完成先帝未竞的大业。因此作者着重阐发了自己对朝政的看法,提出了三条建议,文中的抒情和叙事都是为此服务的。在阐发议论的过程中,作者又情贯始终,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说到“陛下”,既表达了他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寄寓着对后主的激励和殷切期望。可以说,作者感激爱戴之情的抒发和辅蜀经历的追叙都是因“议”而发的,反过来又使“议”具有了更大的说服力。三者有机结合,很好地表明了文章的主旨。

佳作链接:
在诸葛亮的散文中,代表作当首推《出师表》。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一向被文选家们列入古代优秀散文之林。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评论说:“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文心雕龙·章表》)爱国诗人陆游对《出师表》更是推崇备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认为它是无与伦比的名世之作。“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是杜甫对诸葛亮高度赞赏,《出师表》以反复劝勉刘禅继承刘备遗志,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和扩大蜀汉帝业为中心内容,充分流露出诸葛亮忧心国事,对刘备父子忠贞不渝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有时溢于言表,有时蕴于言中。特别是一篇之中十三次提到“先帝”,更是深切地表达了对刘备无限眷念之情。在旧时代,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不流泪,不算忠臣,读《陈情表》不流泪不算孝子。”足见此文感人至深。

课外园地
自我测试
一、基础训练
1.《出师表》节选自             。作者诸葛亮是          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蜀汉的丞相,字      。这是他率军征伐            ,临行时写给后主       的“表”,表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
2.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他向后主提出了          ,          ,亲贤远佞等三项建议,写得情辞恳切,委婉动人。 
3. 指出下面加点的字古今异同的情况。
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⑵临表涕零。                        古义               今义                 
⑶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古义               今义                 
⑷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               今义                 
⑹躬耕于南阳。                      古义               今义                 
4. 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⑴有所广益。       原为     词,活用作    词,可解释为            。
⑵优劣得所。       原为     词,活用作    词,可解释为            。
⑶亲贤臣,远小人。 原为     词,活用作    词,可解释为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