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白:菩萨蛮<br>
张志和:渔歌子<br>
白居易:忆江南<br>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br>
李煜:虞美人<br>
李煜:浪淘沙<br>
李煜:相见欢<br>
李煜:乌夜啼<br>
范仲淹:苏幕遮<br>
范仲淹:渔家傲<br>
柳永:蝶恋花<br>
柳永:雨霖铃<br>
菩萨蛮①<br>
【唐】李白<br>
平林漠漠烟如织,<br>
寒山一带伤心碧。<br>
暝色入高楼,<br>
有人楼上愁。<br>
王阶空伫立,<br>
宿鸟归飞急。<br>
何处是归程,<br>
长亭更短亭。<br>
【作者】<br>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唐玄宗时供奉翰<br>
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br>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br>
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尊前集》<br>
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br>
【注释】<br>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br>
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br>
【品评】<br>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br>
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br>
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br>
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br>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br>
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br>
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br>
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br>
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br>
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br>
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