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7 22:30: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70字)
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山东宁津二中  253400石福强

摘要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重要的课程内容,然而现在的语文知识教学却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里既有语文知识自身的陈旧的原因,又有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在新的知识背景下,我们应对语文知识的内涵进行一个新的界定,这种新的界定有利于改变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
语文知识  现状  原因    语文知识的内涵

语文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了,它标志着语文学科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语文课程内容的变化是发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因为课程内容是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回答“用什么教”的问题,教学方式是回答“怎样教的问题”。所有的环节其实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起点。而“从形式上看,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课程研制的核心内容也就表现为对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因而知识是课程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而其他因素如社会或学生是通过赋予知识以某种价值取向以及方法的方式来影响、制约课程的,是以知识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抛脱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或者力图建立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却有一种被边缘化的趋势。分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语文知识的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静态的知识范畴里。一提语文知识人们的头脑中立即就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所谓语文基础知识,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当时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新学问”逐渐成长的学术背景下的“选择”。以后虽略有修正,但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场上来回奔跑的基本上就是这些超龄的运动员”(2)而对语文知识的攻击也停留在对这些陈旧的语文知识的攻击上。在新的知识、文化背景下,语文知识内涵缺少必要的更新。因为这种更新表现为对相关学科的强势依赖。
其二,语文学科的语文知识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他学科的知识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容,而语文学科的知识本身不具有自足性,它必须与语文能力结合起来才具有价值。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这种非直接性导致人们对语文知识的粗略的怀疑甚至简单的否定,所以“语文知识中心说”一直倍遭非议。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到底哪些语文知识可以转化为语文能力,哪些语文知识是赘余的,哪些知识是我们自生的错误的知识,至今还无人做这方面的艰苦而必要的学理上的工作。
其三,静态的语文知识“进入教学的不是针对能力发展所需的知识,而是简单的把学科性的知识转移到教学中”(3)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成了课程的内容。每篇文章成了知识的例证,而陷入了琐碎的分析。(现在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整体感知”就是在这种“重琐碎分析”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更有甚者“训练题刁钻古怪,匪夷所思,决意与人为敌”,(4)所以说“语文科盛行着一套古古怪怪的‘学校知识’”(5)而这些“知识”“就很有可能并不是‘不能提高’你汉语水平的问题甚至可能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6) 
其四,人文背景下,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语文的教学中只注重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与“重琐碎分析”的那些古古怪怪的语文“学校知识”是冲突的,于是“人们又将充斥着特定的‘学校知识’的语文教学,不适当的放大为‘知识中心说’将体现着历史局限的‘学校知识’教学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放大为知识的弊端,最终将矛头指向了知识。”(7)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