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0字。
《出师表》复习指导
命题:李秀琼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写作背景: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刘禅的一篇奏议。刘备是汉朝皇室的后代,为了兴复汉室,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帮助刘备赢得赤壁之战后,辅佐其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他又在白帝城接受托孤重任。扶持后主刘禅。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写了这篇“表”给刘禅,后人称之为《出师表》。
《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中杰作,为后人所景仰。陆游曾赞叹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文体介绍:
古代臣子上告的文书称为“上书”,后来名称繁多,有章、奏、表、疏、议等多种,实则异名同类,总称为奏疏。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臣下向皇上陈述请求和愿望。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
(二)给加线生字注音
崩殂(cú) 恢弘(hóng) 菲薄(fěi)(bó) 陟(zhì) 臧否(zāng)(pǐ)
攸(yōu) 以遗(wèi)陛下 裨(bì) 猥(wěi) 自枉(wǎng)屈
夙(sù) 庶(shù)竭驽(nǔ)钝 咎(jiù) 咨诹(zī)(zōu)
昭(zhāo) 遗诏(zhào)
(三)结合上下文,辨析词义。分别在括号中写出本义和引申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山倒塌)(帝王之死)
益州疲弊(人疲劳困乏)(国家衰弱贫穷)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季节)(关键时刻,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玉器匠治玉)(治理)
二、典型例题
(一)分析“以”的用法
1.复习“以”的介词用法:“以”作介词时,分别解释为“用、把、拿、凭”。
2.“以”的连词用法
分析“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张圣听”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以”连接的是目的,可译为“用、用来”。
“妄自菲薄”的结果“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连接的是结果,可译为“以致”。
“以”作连词时,连接的大多是句子,句与句之间有逻辑关系,在朗读时要“读断”。
(二)分析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分别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和“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还可以分别概括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陈述的一条。因为这一条是治国之本。刘禅又是个昏君,在用人上良莠不分,很能出现“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