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80字。
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应注重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广德二中 郑福生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而“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理论发展”(见《走进新课程》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在教育教学中具体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心理如果没能得到健康发展,那将对他以后乃至在社会发展中将是一大障碍,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为此,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并对这些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矫治的过程。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先导,由于直接与学生的思想问题交锋,所以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点迷津,从而指正学生前进的航向。作为班主任必须强化自己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心理辅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将促进学生自我醒悟和学会自我心理护理作为自己的职责。
一、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为很好地实现目标,首先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此开展了“中学生心理行为情况调查”。从学习、与人相处、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看待家长、老师的批评,与异性交往持何观点、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私下里与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等二十九项内容,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十二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升入理想学校缺乏信心的占51.3%。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正确对待、厌烦的占71.4%,认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