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80字)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与中学语文课的整合
广州市培英中学语文科 王春梅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倡导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了更广阔的开展空间。本文就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如何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研究性学习 语文课
一、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实践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可以也应当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之中,各个学科课程内容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在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赖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固定性,也决定了其内容的不可选择性、知识的单一性、信息的封闭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恰好在这些方面弥补了学科教学在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方面的局限与不足。同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学科知识,而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也往往会成为他们难以进一步展开学习研究的困扰,这种情感体验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新的渴求和欲望,并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在学科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逐渐养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与学科特点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网络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现实意义
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又称为网络探究性学习,是依靠信息技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是以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工具、网络、计算机等)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潜力无穷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就相应越来越强烈,因而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尽可能多的与课题相关的信息以供学生选择。网络的存在,给了学习一个巨大的资源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成为了一种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网络将分散的、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需要进行适度的重组可以形成集约化的信息资源以供学生在开展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