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乙卷)语文试题试题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10 9:16: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030字。

  语文
  Ⅰ.总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2016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高考语文试题牢牢把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主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提升命题质量,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强化能力主导、素养立意,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体现语文科考试的人文特点与时代气息,使高考语文科考试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课堂、体现我国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窗口、引领高考内容改革的旗帜和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标尺。
  二、试题特点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是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教育部2016年工作重点中把“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列为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利用好“指挥棒”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不仅是高考命题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语文是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学科,一段阅读语料会让考生铭记终生,一个作文题目会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深人思考。2016年高考语文通过对材料的细致甄选、试题设计的明确指向、答案构拟和评分收束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内化依法治国理念,自主强化创新意识,并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1.窗口:精选试题材料,体现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为了全方位地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秉承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命题原则,高考语文试题从新闻、科普文章、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激发考生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使命感和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全国Ⅲ卷作文以“小羽的创业故事”为材料,引出青年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等话题,考查考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也从侧面体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小羽的梦想是她个人的梦想,但为个人梦想提供广阔舞台、为个人梦想提供蓬勃生长空间的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I卷的文学阅读试题选取作家李锐的一篇小说《锄》,呈现了吕梁山区农村在城镇化、工业化洪流中的现实状况,通过农民六安爷以锄地为“过瘾”的情节设置及大段对劳作的深情描绘,传达出乡土社会对绿色发展的渴望,发人深思。
  2.旗帜: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査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在2016年高考语文中落实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阅读方面,试题材料广泛选取多种体裁的文本,包括诗歌、小说、散文、传记、科普作品、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多种文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如文字、思维导图、表格等;材料之间组合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体现了大数据、自媒体时代的阅读特征。试题的设问更侧重对作为所有学科学习基础的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在表达方面,既有对字、词、句、篇等综合语言技能的考查,也有展现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材料作文试题。这些试题的命制思路都倾向于将答案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学会面对不同的见解或意见并做出选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有效地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风采。
  3.标尺:满足高校选拔要求,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
  高考必须要满足高校对合格新生的选拔要求。这就要求考试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试题难度、增加试题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试卷内容覆盖全面,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背诵、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等。不同试卷侧重的内容略有区别,但方方面面均有涉及。考查的能力层次丰富合理,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以2016年全国卷为例,在2015年全国卷的基础上,2016年全国卷调整了部分题型,删减了考点重复的试题,试题难度保持总体稳定而又有所优化,以难度适中的试题取代过难和过易的试题。
  保证公平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标准。选材方面,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的考生的差别,努力避免有失公平性的问题出现。比如全国卷在选择试题材料时,避用新式传播媒介中热议而传统传播媒介中罕见的话题,避用经济发达地区常见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稀少的事物,避用新近流行、被赋予特定内涵的词汇。在试题设问时,以公布的《考试大纲》为依据,题干清晰简洁明了,避免出现阅读障碍。
  2016年是高考改革的“深化年”,语文试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改革方向,并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查。
  Ⅱ.试题分析
  全国Į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论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一文,经适当删改,适合高中毕业生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