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关于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几个问题
安徽界首一中 王泽民 236500
一、考什么和怎么考
全国卷1996年开始考诗词鉴赏,内容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词,题型为选择题。2002年新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对这一块作了重大调整。现代诗歌不考了,只考古代诗歌;题型由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考试说明》规定,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鉴赏其形象;②鉴赏其语言;③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是要求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进行分析阐释。
回顾一下2002年以来的高考题。
2002年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003年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04年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分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2005年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2002至2005年,接连4年的高考题,选用的都是唐诗。纵观历年高考题,可以发现所选多为唐诗宋词,尤以唐诗为多。这应该给我们一些启发。分析2002年至2005年四年所考唐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