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5 14:49: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20字)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边建松(311800)

这个论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要寓创新教育于基础教育之中;二是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怎样的现代素养。
一、寓创新教育于基础教育之中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从教育各环节来考察,我们更可以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特点:从教育对象看,创新教育重视个体性,提倡竞争意识,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重视个性发展;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重视应用性,对学生自我求知能力的培养重于教师的直接传授,对知识的应用重于知识的积累,对知识的创新重于知识的继承与守成;从教育过程看,创新教育重视思维性,重视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反对墨守陈规,千人一面。
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创新教育具有的个体性、应用性、思维性特点,不能片面地理解和运用创新教育,从而成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精神内耗。我们的观点是,创新教育离不开基础教育,离开了基础教育便无从谈论创新教育,要把创新教育寓于基础教育之中:针对个体性,我们主张求新也求品,在进行创新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之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针对应用性,我们要求求新的同时也要求实,不能偏废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脱离课本知识内容,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内容与应用的关系,要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它落到实处;针对思维性,我们认为要求新也求严,不能因为求新而忽视科学,不能离开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的聚敛性思维,不能使创新教育落入漫无边际的泥淖,我们要处理好创新和科学的关系,要把创新精神和严谨有序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它符合客观规律。
二、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教师素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意志,成为21世纪的有用之才。这个任务能否实现,主要依靠完成这个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创新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认识教师素养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所谓素养,是指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和已养成的正确的对人处世的态度、习惯。既然素养的含义如此丰富,那么它涉及的范围必定十分宽泛,从意识到实践,由心理到生理,从言谈到举止,似乎都包括其中。具体地说,教师的现代素养可分为前瞻性的理论素养、灵活性的实践素养和严格性的人格素养。
⒈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要学生领会创新、能够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能创新。如果教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经验的理论和知识,是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要广泛涉猎,勤于思考,深入钻研,获得前瞻性的理论素养,才能指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 。什么是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是指教师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素养,包括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