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40字。
谈谈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
倪月萍
新课程实施一年来,课堂评价学生再度广大教师所关注。教育学家指出,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使现代的课堂更具有活力,因而为广大教师所提倡和运用。然而一年来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评价学生时走入误区,评价中滥用表扬、肯定,无原则地赞美和鼓励,使学生分不清回答正确与否,没有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
下面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
一、课堂评价语言过于笼统
“回答很好”、“非常好”、“太棒了”、“你太聪明了”等成了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回答的问题是否合理,都会听到这样的评价,疏不知这样的评价很笼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适用的指向性不是很具体的评价,偶尔一次还可以,经常这样,一味赞赏学生的智力,聪明的同学容易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信。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会觉得自己被别人取笑而损伤自尊心。一次,一个外校教师到我校开课,课堂上这位教师提了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出这个问题,老师说“回答的非常好,你很聪明。”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同学被笑得满脸通红的低下了头。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评价,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的教育个体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程度的不同,实际课堂情境和场合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对比较聪明的学生用“你很善于思考”,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你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