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6120个字。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一)默写(10分)
1.时人不识凌云木,。( 《小松》杜荀鹤)
2.,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3.又送王孙去,。(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 ,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二)知识运用(10分)
6.选出字词和拼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驰骋(chěng)撺掇(duo)踱来踱去瘪(biě)头瘪脑
B.嫌(xián)弃涛涛不绝推推搡搡(sǎng)由衷
C.振耳欲聋拽(zhuài)住不知所措萦(yíng)绕
D.行(háng)辈坐无虚席校(jiào)正莫明其妙
7.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这家酒店服务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D.他蒙住眼睛,也能画出这么美丽的山水画,真是不可思议。
8.下列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明写老妇,暗写差吏。
B.《又呈吴郎》中诗人对吴郎禁止西邻寡妇打枣予以严厉指责,并点明了造成寡妇穷困的原因是横征暴敛和连年战乱。
C.《登岳阳楼》中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情怀浩然。
D.《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揭露、批判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 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
A.到了吃晚饭时,表哥和我已是勾肩搭背,亲如一人。
B.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C.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
D.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10. 下列知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代表人物,前者为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后者属于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B.批注读书法中,批注的内容大体可以归为注释、提要和批语三类。
C.“净”俗称花脸,包拯、张飞、曹操等人物形象都属于“净角”。
D.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关键,“异”是对比的基础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