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8/1 10:48:00
  • 资源来源: 网络收集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词的活用不是词的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的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对名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用如意动词和名词用如使动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br>
    一、 利用语法特征判断。<br>
    在下列情况下,名词活用为动词。<br>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br>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br>
    该句中的“面”作“面对”讲。<br>
    2. 名词放在“所”字后面。<br>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庖丁解牛》)<br>
    “履”本义是名词“鞋”,这里用在“所”之后,意思为“踩”。<br>
    3. 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br>
    沛公欲王关中。《史记&#8226;项羽本纪》<br>
    该句中的“王”置于“欲”后,意思为“称王”。<br>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br>
    该句中的“水”置于“能”后,意思为“游水”。<br>
    4.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br>
    副词一般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受动词修饰,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br>
    a.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这句中的“芽”受“已”修饰,意思为“发芽”<br>
    b.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这句中的“宾客”受“稍稍”修饰,意思为“把……当客人”<br>
    5. 名词放在“吾”“之”等代词前。<br>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br>
    该句中的第一个“老”及第一个“幼”意思分别为“尊敬(我的)老人”“爱护(我的)孩子”。  <br>
    b.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br>
    这句中的“鼓”意思为“击鼓”。<br>
    6. 名词用“而”连接时。<br>
    a. 范夫五人之死,去今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br>
    名词“墓”在连词“而”之前,与动词“葬”连接,用作动词:“修墓”。<br>
    b. 进城梯而下之。(《李愬雪夜入蔡州》)<br>
    名词“梯”用在连词“而”之前,与动词“下”连接,用作动词:“拿梯子”。<br>
    7.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br>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r>
    该句中的“舍”后有“于其址”作补语,该词活用为动词,意思为“筑舍定居”。<br>
    这种情况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名词后面跟表示地点的名词时,后常常省略介词,但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比如:<br>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秦师》)<br>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br>
    以上句中的“军”“烽火”后均省略了“于”,这两个词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驻军”“燃起战火”。<br>
    二、 利用词的构词方式判断。<br>
    主要是根据古文的结构<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