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0字)
浅谈职业中专的古诗词教学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语文组 刘庆云
【摘要】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上与普通中学同中有异。一方面继承传统的诵读方法,另一方面,淡化对字词句的分析,注重美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既增强了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并通过诗歌朗诵小组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诵读能力内化为语文素养。
【关键词】职业中学 古诗词 多媒体 审美教育
古诗词是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品,在各类中职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历来都被作为教学重点。但由于大多数职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知识储备贫乏,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就是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接触中职语文教学近两年的时间内,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我一直在探索总结在“职业中学”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古代诗词教学的新思路,现将自己的得失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继承并加强传统的诵读教学,重视感悟
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因此诵读历来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和大前提。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中专的古诗词教学更要把诵读提高到突出的地位。
首先,因为诗歌本身具有音乐性特点,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想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学生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感受诗歌韵律美和形象美,陶冶情操,也有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意义。如乐府民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样的诗歌,读三五遍之后,学生基本能理解其意思了。其次,中专学生大多古诗词基础薄弱,因此,在平时的授课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诵读,争取达到“熟读成诵”,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也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