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080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广东2006年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模拟样卷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新课程标准研究室 王辉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四道大题,19小题,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试室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
①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 (曹操·《短歌行》)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2) (李商隐·《锦瑟》)
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陆游·《书愤》)
⑤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3) ( 荀子《劝学》)
⑥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⑦ ,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4) (庄子·《养生主》)
⑧知不足, ;知困, 。
(《礼记》)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3题。(9分)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它的 联和 联都必须是对仗句。(3分)
3.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王维的山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以为如何?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6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5题。(9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选自《陈情表》)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臣以险衅 衅:罪过
B.慈父见背 背:背离、抛弃
C.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终:也
D.而刘夙婴疾病 婴:婴儿
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3分)
【翻译】: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分)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9题。(14分)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起家为酒泉太守,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太祖征张鲁,过其郡,见则悦之,使为军导。鲁破,则绥定下辩诸氏,通河西道,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日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僚。昭常枕则膝卧,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淄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日:“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日:“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后则从行猎,槎桎[注]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 闻 古 之 圣 王 不 以 禽 兽 害 人 今 陛 下 方 隆 唐 尧 之 化而 以 猎 戏 多 杀群 吏 愚 臣 以 为 不 可 敢 以 死 请 ”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谥曰刚侯。
(选自《三国志》)
[注]槎桎(chá zhì):拦截野兽的围栏。
6.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少以学行闻 学行:学问品行。
B.辟公府,皆不就 辟:躲避。
C.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足:值得。
D.德流沙漠 沙漠:指西域。
7.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则年轻时曾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后来由平民出任酒泉太守,几经调任,所在之处都传颂他的威名。
B.苏则很有管理才能,他体恤百姓,安抚异族,赏罚分明。他还亲自教导百姓耕种,使他们丰衣足食,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