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90字。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
二 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
三 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设想:
一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帮助,反映了日本学者为了学术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这是鲁迅先生怀念他的主要原因,也是本文的重点。文章在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时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要让学生记忆,从而理解文章重点。
二 这篇回忆录题为“藤野先生”,但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作者却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这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篇的?这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弄清楚。
三 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学生较难理解,讲课时可先理清作者以跟先生的交往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再分析作者如何以爱国主义思想来贯穿全文。
四 本文语言精炼准确,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
五 本文所反映的生活年代离现在较远,对此教师应扼要作如下介绍: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鲁迅写本文时的处境;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
六 研讨分析时紧扣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现在我们再学习一篇回忆录《藤野先生》。这是鲁迅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这篇回忆录与《回忆我的母亲》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文章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二 指导预习
1.简介时代背景和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
(1)这篇散文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
1926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也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从进化论向阶级论飞跃的前夕。鲁迅后来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的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这里说“休息”和“准备”,实际上是指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总结和解剖自己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本文既盛赞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
(2)关于鲁迅赴日学医的目的(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
(3)关于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