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4990字,答案扫描。
蚌埠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1.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采摘嫩叶 B.炒熟氧化
C.揉捻成型 D.干燥装袋
2. 蚌埠市已经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SO2和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种
分子的性质不同
4. 为了验证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5.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也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6. 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
A.硅 B.硒
C.锡 D.氧
7. 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水制氢气的新方法:在太阳光照并接触一种催化剂表面,水即会发生分解反应,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④②⑤③ B.③⑤②④①
C.④⑤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8. 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
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
于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发热剂
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装置见右图)。以下对此改
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瓶内温度恢复至常温时才能
测量最终流入水的体积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9. 右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纯净物是并列
关系,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