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5 18:51: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60字。
一、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1  托物言志。 “ 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借“世外桃源” 无处可寻,表达自己孤独抑郁的心情。
2  动静结合。“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城市、天空本是静态事物  ,因作者泛舟江上  ,产生错觉。
3  渲染烘托。“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卷”“倾城”突出随从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渲染出出猎阵势的雄武。
4  虚实相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两句皆为虚景,要注意与现实景况的区别。
5  映衬手法。包括正衬和反衬。正衬手法如“小园香径独徘徊”,衬托出主人公生活的闲适。反衬手法有:⑴ 以乐景写哀情;⑵对比。“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其中一点红色更显出周围的苍白寒冷。
6  借古喻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借南朝前事暗合今朝政事,诗人借以讽喻统治者不要大兴土木,浪费民财。
7   典故、用事。好用典故似乎是词人的专长。“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等都是。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
二、名句理解或赏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2“但使愿无违”的“愿”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我的意愿”是有个好收成,其实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
4赏析《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地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