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当“三悟”——谈学生如何主动探究学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6 11:20: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50字。
阅读课文当“三悟”
——谈学生如何主动探究学习
泰州实验中学   陈马林
(江苏泰州   225316)
牛顿从苹果砸头现象和一种流星玩具中受到启发,悟出了万有引力,解释了地球绕太阳转的原因;莱特兄弟从鸟儿展翅滑翔和旋转调节平衡悟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带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还有祖冲之、袁隆平、爱迪生,古今中外,大凡一切发明创造,创造者都凭借了他们的悟性和主动探究精神。因此,要成为创造性人才,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当从悟性培养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悟性培养,提倡主动探究学习,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中学生在阅读中如何主动探究学习呢?笔者认为:阅读课文当“三悟”。
○读前悟题猜思路
课文是编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地挑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首先应当审读标题,分析语言结构,寻找文章题眼。然后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和体会,以及此文在该单元中所处的位置,猜一猜:此文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可能把什么内容当作写作的重点?可能会顺着怎样的思路去写?可能会调用哪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一面》审题后,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猜悟:是谁和谁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方见了“一面”?这“一面”前后的经过怎样?通过这一面的叙写可能会表达怎样的主题?作者会怎样安排结构?
课前悟题,表面看无足轻重,其实作用不可小觑。它便于读者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检验已掌握的学习经验,使自己带着强烈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