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新课改下教师的尴尬
陈屿中学 柯素萍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深入,教师也进入了两难的境地,既要走新课改的道路,又不能无视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于是教师、学生都忙得焦头烂耳,其根源,在于新课程只注意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的“新改革”,而忽略了教师评价上的改革,从而教师不得不在新课改与考试的夹缝中尴尬生存。
关键词:新课改、考试、尴尬、教师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新课程、新教育、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等诸多“新的色彩”使得我们当今的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些“活”的试验课堂气氛的包围中,却不得不面对一些矛盾、一些尴尬。
一、协调课堂气氛与双基知识落实的矛盾
自从新课程、新教材的提出,“课堂是否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教师讲的多还是少”、“是否是探究性学习”、“有否开展自主、合作的小组讨论”等成了评价一堂课是不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重要参照标准,于是课程中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产,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清、沉闷的场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多游戏、表演、笑话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课堂就像舞台,课堂气氛肯定是没什么好说的,学生们在一节课中始终于兴奋状态,热热闹闹,但课后学生做作业往往不是一塌糊涂就是无从下手,改作业成了老师们一件头疼的事,老师不得不在课堂气氛与学生作业中尴尬不已。
二、强调性与“正确的标准答案”的矛盾
在实行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行为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课堂时间返还给学,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强调尤为重要。是的,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与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体验不尽相同。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对这把握度却不佳,对学生的回答只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词之词,毕竟“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谁也担当不起,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我认为”、“我不同意”、“我反对”等见解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而教师所承担的仅仅只有“很好”、“嗯”、“不错”等比较概括的词语总结学生的见解,认为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到教师归纳总结时,却往往不得不从“你们讲的都很有道理,但在考试时不能这么写,只能写,……”尴尬收尾,且不论这样的话是否会让学生疑惑不解,单就这句话本身而言,不是很滑稽可笑吗?
三、信息技术教学优弊的矛盾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