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研讨培训归来的感受

作者:华亭一中 李文俊  时间:2006/10/15 23:01: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57
  2006年“国庆节”期间,学校派我到兰州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甘肃省中小学课改研讨会”。会议期间,听了几位专家的课和专题报告,深受启发。专家们精彩的讲述、巧妙的引导、适时的启发、活跃的思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他们上课,如坐春风,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享受,然而制作的这盘精神大餐,却剔除了近几年课堂变舞台的华丽伪饰,细品竟然是那么朴实,极具匠心。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教学必须在全新的理念观照下,从教学方法上认真探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这次听课的感受。
  一、我们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一)创新须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新理念深入课堂,课堂结构、教师、学生的相互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有好多新的方法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好多人完全抛弃以前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尽量把课上得活泼、热闹、形式多样,以为这就是创新。可是,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老师的课堂,他们并没有展示什么特别的技巧,几乎没有采用什么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通过老师一步步到位的引导,完全融入文本中的朗读,把学生带进了课堂,带进了文本的情景。这样的课能说它没有新理念吗?创新只有充分汲取了传统中的精华才更有坚实的基础!
  (二)我们要讲求一个独特的自己,不可东施效颦。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我们想学习又不知从何学起的人来说,觉得每一位老师的课都体现着新课改的理念,于是今天模仿这个,明天又追随那个,到头来,反倒不知道该怎样上课才好。贾志敏老师上《我不怕鬼》一课时,先出示课题,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理解词语,在理解词语时花费时间较多,最后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看起来这种课堂设计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新方法,但学生在老师精彩的范读和巧妙的导读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效果显著。贾老师在专题报告中曾说:“教学必须创新,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而教学又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按照规律办事。课堂教学应做到三实:真实、朴实、扎实。”名师的教诲值得我们深思,面对现阶段流行的不断翻新花样、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的所谓的创新课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专家们的课,并没有因为新理念、新方法、讲求创新而放弃自己一贯的教学风格,只是因为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深入浅出,返璞归真,因而才在教育教学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三)努力学习,积淀知识,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贾志敏老师在报告中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我认为,但凡名师,课堂教学高人一筹,并不是花样多,而是他们令人折服的引导方法和深厚的语言功底。用这富有诱惑力的语言把学生引进文本,用这出神入化的语言把文本上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语言。我认为,这种语言不是一下子通过听几节课,看几本教学杂志就可以学来的,它是一种个人文化修养的积淀,值得我们终生去学习。
  二、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彻底转变教学方法。
  (一)加强诵读
  从听的这几节语文课来看,名师们上课都没有什么翻新花样,而是注重读的训练,教师通过读把文本上的铅字变成了鲜活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变成了和学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通过教师诵读,所有条分缕析、滔滔不绝的讲解已经显得多余!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诵读,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走进文本,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读出了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学生、老师在读中与作者、与文本水乳交融,课堂上书声朗朗,讲堂才真正变成了学堂。
  (二)语文教学要举三反一
  不管是成功的老师,还是优秀的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都来自大量阅读。这一观点几位名师的专题报告中几乎都涉及到了。课堂上只教给读的方法,课内外以潜心阅读为主,教师要做的除了方法指导外,就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把书读活。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对于他们终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会自己去学。这次听课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培养各种学习习惯,如读书习惯、习作后修改的习惯等等,老师总是在授课过程中时时提醒,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虽然这些属于课堂细节问题,但习惯往往就是从细节中形成的。
  (四)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几位专家的课堂上,不管是老师的教学语言,还是师生互动中学生表述自己的感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令人折服。学生都能思路清晰、流畅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整堂课除了读以外,总是在学生大量的对话中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这方面是想到了,可是在实践中由于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也由于对能力培养这方面的疏忽,导致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严重缺失。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学习,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我想,针对专家们的指点和现场观摩,通过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际,会使自己走出迷茫、走出困惑、明确目标,走出自己的教学路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