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试卷(41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41份打包 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单元测试卷二(第三、四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单元测试卷三(第五、六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单元测试卷四(第七、八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八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八单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八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二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二单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六单元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六单元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七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七单元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七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三单元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三单元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模块检测试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练习:模块检测试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五单元 单 元 整 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件大事: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二、重大历史线索]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标志 背景 影响 认识.Com]
理论产生 1848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且弊病暴露;三大理论来源;三大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要与具体国情结合才能推动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3)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伟大尝试 1871 巴黎公社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变为现实 1917 十月革命胜利 资本主义经济缓慢发展;国内矛盾尖锐;二月革命成功;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第一次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2.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
(1)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遇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三、题型应用体验
原因、背景与条件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选取的材料看:多以文字材料、图片等形式出现,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2.从考查的概念看:“背景”的内涵比“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借鉴学习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因此选C项。
答案:C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的解决办法,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不到无产阶级自身的革命性,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这些问题。故选D项。
答案:D
3.根据下列图表的逻辑关系,椭圆处最有可能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共产党宣言》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解析:社会主义运动第一次从理论到实践是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列宁主义。因此,这里最有可能是巴黎公社。
答案:C
4.当公社社员为保卫公社而殊死战斗时,马克思就断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革命是20世纪战争之子。”下列革命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A、B、D三项与题目时间不符。20世纪初爆发的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C项正确。
答案:C
2.民国六年七月,孙中山在黄埔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然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此俄罗斯之政变,为世界之一大事件,人人所知也。”孙中山此番言论针对的是( )
A.武昌起义 B.二月革命
C.七月流血事件 D.十月革命
解析:民国六年即公元1917年。武昌起义是1911年,排除A项。题干限定时间为1917年7月,当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D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只是暴露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的嘴脸,不是“政变”,C项错误。“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举而倾覆之”说明沙皇专制被推翻,据此可知是二月革命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前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答案:C
4.“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 )
A.“四月提纲”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解析:《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