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70个字。
谈 谈 师 德
----------浅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一中学 李 震
内容摘要: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做真人"。对学生而言,起教育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教师。对教师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师德。因此,笔者尝试从新时期师德的本质和内涵的角度切入,谈谈个人浅见,谨供教育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人格 个性 教师 学生 教师人格 新时期师德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二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着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不可能找到两个能在个性方面完全相同的人。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人就会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人很容易发脾气,而有的人却很少发脾气;有的人特别富有表情,而有的人却非常缺乏表情, 等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