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10个字。
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探析
226641 江苏海安雅周中学 徐大才
九十年代以来,以素质教育为代表的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向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已被国家教委确定为素质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这一教育理念不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蔡元培等人的“立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与全球未来教育的命题并行不悖。因此,以主体的人为核心,呼唤人文精神构建人文教育体系,既顺应了世界教育潮流,也站在了当代教育理念的前沿。
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著名的德洛尔报告针对人文精神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做出如下阐释“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可见,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核。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十一世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代人才观念,不仅仅只是“高智商”、“高技术”等智力概念的代名词,它更注重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体现的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健全人格。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来扭转当代学生人格失落、精神颓废、性格偏激、有才无德的现象,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尽管人们对素质的划分一直很不统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任何一种分法,都不会潜心漏掉思想道德这一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