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00字。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着落zhuó 铜臭chòu 倨傲jù 忍俊不禁jīn
B.尽jǐn快 横祸 huò 剽窃piāo 屡见不鲜 xiān
C.渐染jiān 丧乱sāng 绯闻fēi 徇私枉法xùn
D.角力jiǎo 症结zhēng 装帧zhēn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渡假 渡过难关 提防 金榜题名
B.渊源 源远流长 申诉 伸张正义
C. 家俱 漫不经心 藩篱 翻云覆雨
D.悱闻 受益匪浅 涨幅 通货膨涨
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关联词语( )
在评价标准上,______要看数字,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A.虽然/但是 B.既/又” C.不但/况且 D.不仅/还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让公交车调度员专心工作,他在窗口贴上了“本站谢绝回答”的标语。
B.惠普公司的广告中说,无论您是否HP的客户,您的垂询都受到欢迎。
C.小偷半夜光顾,如入无人之境,保安形同虚设,让小区百余户业主胆战心惊。
D.我知道这次研讨会对公司的发展很重要,肯定会拨冗出席,你放心好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6-10题。
贾鲁,字友恆,河东高平人。幼负志节,既长,谋略过人。延祐、至治间,两以明经领乡贡。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辟宪史,历行省掾,除潞城县尹,选丞相东曹掾,擢户部主事,未上。一日觉心悸,寻得父书,笔势颤缩,即辞归。比至家,父已有风疾,未几卒。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会诏修辽、金、宋三史,召鲁为《宋史》局官。书成,选鲁燕南山东道奉使宣抚幕官,考绩居最,迁中书省检校官。上言:“十八河仓,近岁沦没官粮百三十万斛,其弊由富民兼并,贫民流亡,宜合先正经界。然事体重大,非处置尽善,不可轻发。”书累数万言,切中其弊。俄拜监察御史,首言御史有封事,宜专达圣聪,不宜台臣先有所可否。升台都事,迁山北廉访副使,复召为工部郎中,言考工一十九事。
至正四年,河决白茅堤,又决金堤,并河郡邑,民居昏垫①,壮者流离。帝甚患之,遣使体验,仍督大臣访求治河方略,特命鲁行都水监。鲁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为图上进二策:其一,议修筑北堤,以制横溃,则用工省;其一,议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其功数倍。会迁右司郎中,议未及竟。其在右司,言时政二十一事,皆见举行。调都漕运使,复以漕事二十事言之,朝廷取其八事:一曰京畿和籴②,二曰优恤漕司旧领漕户,三曰接连委官,四曰通州总治③豫定委官,五曰船户困于坝夫,海运坏于坝户,六曰疏浚运河,七曰临清运粮万户府当隶漕司,八曰宣忠船户付本司节制。事未尽行。既而河水北侵安山,沦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隳两漕司盐场,实妨国计。
注:①昏垫:被水淹没。②和籴:官府出钱购买民粮以供军用,由两方议价成交,鼓曰和籴。③总治:漕运总管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宪史 。辟:征召 B.寻得父书 。寻:不久
C.宜合先正经界。合:应当 D.皆见举行。见:见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弊由富民兼并。 其孰能讥之乎。
B.复以漕事二十事言之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C.海运坏于坝户 。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修筑北堤,以制横溃,则用工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谋略过人。 ②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
③擢户部主事 。 ④一日觉心悸。
⑤起为太医院都事 。 ⑥宜合先正经界。
⑦遣使体验 。 ⑧备得要害。
A.①④⑧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①③⑤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贾鲁才能的一项是( )
①幼负志节。 ②召鲁为《宋史》局官。
③书累数万言,切中其弊。 ④鲁循行河道,考察地形。
⑤言时政二十一事,皆见举行。 ⑥为图上进二策。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鲁从小胸怀远大志向,追求高尚的节操,两次乡试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果不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