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批评教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教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之外,还要懂得去揣摩、分析学生的心理。诸如批评学生这一环,里面就有许多的窍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如何来成功地开展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呢?以下是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br>
一、 知己知彼,批评要讲究针对性<br>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全班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从了解学生开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每位学生除了共同特点之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受着不同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果班主任不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不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就不可贸然去批评学生。<br>
二、 旁敲侧击,批评要找准突破口<br>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言语不在乎多,也不在于严厉,而应在问题的关键处找准突破口,再加以旁敲侧击,可能会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br>
班主任不要轻易地公开点名批评学生,这是因为:一些后进生早就成为老师、家长的眼中盯,肉中刺,挨批评是家常便饭,早就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无论是当面批评还是个别批评,均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而有些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却偶尔让班主任作公开点名批评,该生就会接受不了,从而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如对学生作公开点名批评人数过多,也会造成一种“受处分也不丑,你有我也有”的气氛,这样就更不好了,所以对公开点名批评应慎之又慎。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内心,运用一些巧妙的暗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错误的严重性,学生便会感激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也就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br>
三、 心平气和,批评要保持镇定自若<br>
批评学生最忌脾气暴躁。的确,一个班中总有个别学生让班主任大伤脑筋,在三番五次耐心的教育失效的情况下,有些班主任就会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殊不知: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班主任面红耳赤,暴跳如雷,这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