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试卷(4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20180816535.doc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180816532.doc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180816533.doc
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180816534.doc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太平天国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提倡“剪辫蓄发”。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发饰变革( )
A.把西方文明引入中国 B.推动反清斗争
C.实现风俗的根本性变革 D.倡导民主自由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都出于政治目的才提倡发饰变革,而其反对的共同对象是清政府。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
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现象表明近代( )
A.服饰变革冲击等级观念
B.服饰变革始于上海
C.服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D.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表明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上海,从服饰上已看不出社会等级。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
3.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民国初年,新式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文明”,这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新式婚礼的流行。
答案D
4.(2018河南八市联考)清人在《清稗类钞》中记载:广州已有盛筵之时“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价甚昂。”材料表明在当时的中国( )
A.部分人已注意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
B.各种特色菜肴深受食客欢迎
C.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分餐之习
D.清人的饮食习惯被西洋饮食风尚取代
解析根据题目中“间有客各肴馔一器者,俗呼之曰每人每”可知,清朝时期广州出现每人用一套器具的现象,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各种特色菜肴,故B项错误;题目中体现的只是在清代的广州出现这一现象,并非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洋的饮食风尚并未普遍传入中国,“取代”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
答案A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 )
A.断发易服 B.婚丧仪式简化
C.穿着洋装 D.白话文风行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了革命色彩,故A项正确;婚礼仪式的简化没有反清革命色彩,故B项错误;穿着洋装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并没有盛行,故D项错误。
答案A
2.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伤心”无法“碧眼”是典型的崇洋心态的写照,故选C项。
答案C
3.沈阳的锦绣春、海天春“专办英法大菜,各种点心、洋烟、洋酒一概发售”。上述现象在东北地区出现应始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营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这使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活开始出现西化的现象。
答案B
4.近代《青浦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这表明( )
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
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
解析材料中男从事“鬻贩”,女从事“纱丝”,反映了近代工业兴起,而“奢华渐启”“礼教鲜存”反映了传统礼教思想遭受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救亡图存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礼教束缚妇女”,故C项错误。
答案D
5.“废止缠足”是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重要内容,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政治派别是( )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解析在近代中国,“废止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末,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首先提出了不缠足的主张。
答案B
6.“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