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330字。
关于话题作文(一)
——话题作文的基本知识
课堂BBS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这种写作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语文试卷特别是高考试卷中,引起中学语文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鼓励写作者“大胆想像”,“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话题作文的特点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2000年到2002年则是标准的话题作文。
那么什么是话题呢?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在一般口语交际中,话题总是谈话双方临时设定的,也一定是双方认可并共同感兴趣的说明或陈述对象。话题有三个特点:(1)话题是交谈双方已知信息。从交际需要和思维常规来看,说话人当然会优先选择对方了解并同样感兴题的信息作为谈话的起点,否则会造成无头无脑的突兀感。(2)话题是一种共享信息。这里包括前面说到的话题信息应该是交谈双方共知的,不能只为说者一方所知;也包括存在于交谈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中,但在特定交谈现场并没有被提及的话题信息。例如,姚明在NBA的信息人所共知,但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及。可它在一定场合,例如有人谈起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的体育明星等内容时,还是能够形成话题的。(3)话题还是一种被激活的信息。作为话题的信息,必须是在现场已被提及的信息。例如.交谈双方同在公交车中,路遇交通阻塞,于是关于交通状况的信息、关于公路建设的信息、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信息,就可能因为眼前出现的情景而成为话题。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对话题作文有以下阐述: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要想写好此类的作文,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作文指定了作文题目以后,考生就没有选择,在同一个题目下,主题和内容大致相同。作文给出题目或是限制文体,就等于给考生画了一个圈,你有多大的能力也只能在圈里跳。你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不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你擅长这种文体也罢,不擅长这种文体也罢,别无选择。这是命题作文天生的缺陷。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在试卷的指令上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作文,也就是说,所写作文的主题、内容甚至是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一致。材料作文限制性很强,不易猜题和押题,这是它的长处。但是,也正是这种限制,阻碍了作者写作水平的发挥。
从以上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有局限,最突出的是两者都将写作范围限制得较死,也没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这就导致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甚为流行。学生在写作中所具有的能力、特长和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展示和发挥。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考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因此,话题作文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从作文题的要求上也能看到这一点: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三自”方针充分展现了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鼓励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考生可以在文章中最大限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也可以写小说、讲故事、编寓言,形式自由开放。
由以上阐述得知,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例如,“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上述例题中, “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
话题作文确实极大地解放了写作者的思想,使他们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最高写作水平,实践证明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好作品。但思想解放还只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想把自己丰富的想像内容和精美的构思用文字表现出来,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基本功。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首先是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其次是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二是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三是文体自由。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