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级月考2(联考)全科试题(4科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30 14:59: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doc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doc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英语.doc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doc

  2019届高三级月考2(联考)
  语   文
  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我国民乐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始终是一对矛盾体,一方面大家呼吁民乐要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时,又会引发争论。比如,“女子十二乐坊”让民乐更加富有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有人质疑那种充满了流行元素和视觉冲击的音乐还能称之为民乐吗?总之,创新的突飞猛进,既为民乐带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惊喜,也让人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惑。民乐在创新中是否会模糊自己的身份?民乐在发展中究竟该改变什么,坚守什么?
  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看,任何艺术都是人类情绪的表达,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不同时代的人,生存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审美需求各异。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听众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民乐如果不创新就难以满足听众的需求,就会面临生存危机。比如,传统民乐当中的宫廷音乐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民乐中的江南丝竹、河北吹乐、长安鼓乐等虽然是非遗,但因为没有与时俱进,目前也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民乐诞生于农耕社会,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如今已进入现代化、信息化时代,失去了生存土壤的传统民乐自然会面临生存危机。。
  回顾中国民乐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民乐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演变: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民乐基本上都是单旋律的形式并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其创作主要是自发性的,并无专门的作曲家;到了20世纪50年代左右,民乐创作逐步专业化并借鉴西方乐队编制出现了民族管弦乐队;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作曲技术大量涌入,民乐的“洋化”“西化”成为一股潮流,学校教育也逐步代替了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21世纪之后,民乐加电声的“盛装民乐”开始流行,如“十二女子乐坊”。
  所以说,民乐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当客观条件改变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乐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这本来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却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忽视。比如,有学者在评价“女子十二乐坊”时,立刻搬出音乐教科书,认为此种音乐不符合书本上上关于民乐的定义,甚至还有人给“女子十二乐坊”扣上了“是对民乐的亵渎”的大帽子。凡此种种抱残守缺的做法都不利于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编自何艳珊《民乐的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是一对矛盾体,它的发展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B. 由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的人们审美需求不同,因此艺术必须创新。
  C. 传统民乐中的宫廷音乐已经消失,主要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无人欣赏。
  D. “女子十二乐坊”是民乐引进电声得以流行的代表,却因此受到抱残守缺人的指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从“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谈起,提出了创新与坚守的疑问,引人深思。
  B. 文章以历史的视野,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说明创新的必要性。
  C. 文章以“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为例,论述了民乐的发展应该把引进西方作曲技术和电声器材作为创新发展的方向。
  D. 针对艺术是否要创新,文章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进行论证,极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艺术必须要坚持传承的原则,一旦艺术发展与世俗社会结合起来,就会丧失它本来的意义,艺术的价值就会无从谈起。
  B. “女子十二乐坊”实际上也是民乐艺术的一种创新的形式,是值得提倡的。
  C. 民乐之中的艺术,如果能够作为文化遗产,那么就能够得到创新和发展。
  D. 民乐从自发性到专业化再到“洋化”“西化”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都在进行创新,时尚了,艺术性也变得越来越淡薄。这是社会使然,作者表达了他的无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州二绝
  孙方友
  陈州县志上,写有“城西五里傅家豆腐”,言称为“陈州一绝”。这傅家住在傅地楼,专制薄豆腐。那豆腐薄如张纸,白而发亮,吃起来香味儿溢口,筋道而又缠绵。早年间,陈州城里的诸君曾为吃上“傅家豆腐卷儿范氏麻花儿”而引为荣耀。不知不觉中,两家名声愈见大了。
  范家麻花儿虽未著书立作,但也为“陈州一绝”。那麻花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