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全科试题(7科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12 18:23: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文)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doc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doc
  邵东十中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 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 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 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 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 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 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 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 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 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 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 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 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 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 化传统。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 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B.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C.“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 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