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个字。
摭谈作文教学人性化设计
29中凤凰校区 朱友林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目标的泛化,训练的芜杂,一度为人诟病,新课标的推出并未真正意义上解决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本文拟从作文教学人性化设计出发,发掘作文本质,提升作文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本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找回原来就存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以写作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性化 系统 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但实际上在全面推行教改的今天,考察当前常态下(指非公开)的作文课,较之于阅读教学,似乎改观不大。作文教学有纲无“本”,目标泛化,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体“决策”。概而言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统得过多、过宽、过死: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的自由;作文指导“一窝蜂”功利性很强,教师喜好“引路”,强调作文套路,期冀作文捷径;批改作文“一支笔”,以教师自身阅历和好恶来代替学生的阅历和好恶,以教师的一孔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以致作文课严重地脱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甚至让学生做“无米之炊”,“无病呻吟”。只好见文不见人,假话、空话、套话,甚至于抄袭(据不完全统计,每次作文有不少于10%学生系抄袭之作)泛滥成灾。事实上,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局囿,哪有厚实的创作“土壤”,一些值得关注的写作主体的“意识流”往往遭到排斥。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例案: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题为《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