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精编冲刺仿真练:仿真冲刺练4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8 21:38: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4份。

  仿真冲刺卷
  仿真冲刺卷(一)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2018年元宵晚会上,豪迈(màn)粗犷的腾格尔风格凸变,柔声细语地唱起了霍尊的代表作《卷珠帘》,这种唱法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谓深入骨髓(suǐ)。
  B.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bō)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C.那种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的感觉,宛如山泉般清澈温润。你的文字如同一缕轻音雅韵,恬淡飘逸,每每品读,心底会蓦(mò)然升腾起一种久违的温暖。
  D.近日,网络上一组图片让人不寒而栗(lì),俄罗斯一对吸毒的夫妇带着只有两岁的小女孩,让她卖萌进行乞讨。可爱的小女孩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供(gòng)养着她的父母。
  解析 A项,“迈”应读mài,“凸变”应为“突变”。C项,“轻音雅韵”应为“清音雅韵”。D项,“供”应读gōng。
  答案 B
  (2018•浙江诸暨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不少短视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地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甲]正因这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有人感叹,“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由此对短视频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
  [丙]青年风华正茂,理应让青春闪耀“奋斗”“奉献”“担当”的明媚亮色,理应培养“健康的心”,塑造“大写的人”,在人生紧要处“跑”起来。感受新鲜事物并进行适度娱乐,固然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应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养络负能量的感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和信念的动摇。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鱼龙混杂  B.甄别 C.固然  D.感染
  解析 A项,鱼龙混杂,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句中用于“作品”,使用正确。B项,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句中用前者义,正确。C项,固然,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句中用前者义,正确。D项,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使用不当,应用“浸染”。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正确。
  答案 D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句,“更开放的心态”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答案 B
  4.(2018•浙江宁波十校适应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多么创新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施。
  B.在江歌被害后的这一年里,这位失去独生女的母亲
  ……
  仿真冲刺卷(二)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18•浙江宁波十校适应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热映的《红海行动》无论在武器系统的使用上还是在人物的军事技术方面,都尽量做到真实。虽然影片(piān)中的舰载无人机是目前装备中所没有的,坦克漂移射击也略有夸张,但是融合在整体故事情节中,并不凸兀,所以也不会让观众过于挑剔(ti)。
  B.现在的老人特别注重养生,一方面是老人们观念的改变,渴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贪生怕死”,怕生了病拖累(lèi)子女。有时生了病,能瞒(mán)就瞒着,老俩口自个儿照料着,也就过去了。
  C.时下,让孩子提前走出国门享受国外优质教育,已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国际课程班应(yìnɡ)运而生,而某些机构根本没有招生资质,只是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幌子欺骗学生。因此,广大学生和家长不要因各种招生中的噱(xué)头而贸然选择。
  D.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宋开文对于10年前的那场灾难有着更加深邃的理解与认识。当他从没有坍(tān)塌的新闻大楼里捡回一条命时,四川那片土地上的那些悲怆感人的画面注定要印入眼帘,刻入骨髓(suí)。
  解析 A项,“片”应读piàn,“凸兀”应为“突兀”。B项,“累”应读lěi,“老俩口”应为“老两口”。D项,“印入”应为“映入”,“髓”应读suǐ。
  答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乙]到底谁是“诗人”呢?穷愁的寒士,还是高贵的艺术家?这个问题本无答案。对它的追问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固穷”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永恒依赖;“诗人高贵”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自觉疏离。纯粹艺术气质的“诗人”形象在南宋诗歌中的普遍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动向——他们不只追求官僚、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士大夫气象,而是安然并合理地追求某一种身份,自觉地塑造某一类人格。这种新动向终究在明代蔚然成风,从而造就了一个“文人”与“官僚”分庭抗礼的文化时代。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绵延  B.不只 C.蔚然成风  D.分庭抗礼
  解析 B项,“不只”与后面“而是”不能搭配,应改为“不再”或“不是”。A项,绵延:延续不断。C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D项,分庭抗礼: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答案 B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
  仿真冲刺卷(三)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方兴未艾(ài),一批对电影事业有着执着(zhuó)追求的编剧、导演,正在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电影创作之路。
  B.咬文嚼(jiáo)字有时真算得上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领域,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必须这样辎铢必较,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jǐn)严。
  C.著名画家丰子恺善于从纷芸世态中挑出人们所熟悉而不注意的一鳞半爪(zhǎo),稍加点染,便创作出意境隽(juàn)永的画作,令人一见不忘。
  D.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lì)校讲学,但是没有谁能像博闻强识的梁启超先生那样,在听众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解析 B项,“辎铢必较”应为“锱铢必较”。C项,“纷芸”应为“纷纭”。D项,“咤”应读zhà。
  答案 A
  (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近年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大数据”都是热度极高的流行词。[乙]人们在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欢呼的同时,似乎有一种欲将大数据神化的倾向:如认为大数据可以增强经济预测能力,改变商业模式,甚至预防犯罪。[丙]大数据神话的一个新变种,是一位在中国极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不只一次地宣称,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应用,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如果只是借此噱头为自己的大数据产业做些宣传,做出此等大胆预言倒也情有可原。可是,此预言关涉到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百年之争,远不是为自家赚些眼球那么简单。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只  B.噱头 C.情有可原  D.关涉
  解析 A项,“不只”改为“不止”,“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B项,噱头,①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②花招儿;③滑稽。句中指“花招儿”。C项,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D项,关涉,关联;牵涉。
  答案 A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句,“倾向”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署名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较其他同类著作为优,然而本书之文字,似逊于《资治通鉴》,其原因主要由于照录旧史原文较多,未加镕裁,以致通畅流利
  ……
  仿真冲刺卷(四)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退路,呼啸(xiào)的岁月会裹挟(xié)着我们一路向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机遇。
  B.不管我羁(jī)留异乡多久,无论她历经了多少苍海桑田的变迁,在我心中永远印刻着她婀(ē)娜、纯洁、美丽的形象。
  C.细细想来,黑白棋子的对阵中蕴藏(cánɡ)着无限的趣味,搏弈看似纸上谈兵,却需要思维敏捷,不急不躁(zào)。
  D.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fèn)围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飘逸空灵又旖旎(nǐ)美妙的境界中去。
  解析 B项,“苍海桑田”应为“沧海桑田”。C项,“搏弈”应为“博弈”。D项,“氛”应读fēn。
  答案 A
  (2018•浙江宁波十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甲]“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乙]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风靡一时,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丙]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相关。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后春笋  B.其实 C.端倪  D.崭露头角
  解析 A项,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正确。B项,其实,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正确。C项,端倪,指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推测事物的始末。句中用前者名词义。D项,使用对象错误,“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答案 D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 乙句,“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并列状语之间用顿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