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2019学年初一年级语文学科阶段练习
- 资源简介:
有26道题,约7870个字。
初一年级语文学科阶段练习(2019.1)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 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作
文 总分
(一) (二) (一) (二) (三) (一) (二)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一) 默写(10分)
1.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2.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
3.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4. 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5.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二)完成下列选择题(6分)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及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呜咽(yàn)睿(ruì)智奔驰道歉义无返顾
B、咀嚼(jué)疮(chāng)痍雄辨享誉风尘仆仆
C、点缀(zhuì)贫瘠(jí)澎湃浩瀚鼾然入梦
D、欺侮(wǔ)矗(chù)立惦记震撼神采焕发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对比的关键是同中求异,“同”是对比的前提和基础,“异”是对比的关键和重点。
B.通讯与消息相比,比较具体,新闻容量大,表现手段多,但时效性不及消息。
C.押韵是诗歌重要的语言特点之一,古代诗词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歌则相对宽松。
D.《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分别选自《列子》《山海经》。
8.下列是给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3分)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9. 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1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多多体谅,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D.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二)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6分)
(甲文)核舟记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