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唐诗(初中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1 9:56: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690字。

  编辑者语
  那些年读过、背过的诗,可还记得?
  现在再读到或看到,你会有什么感受?
  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是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估计更多的,是后者般的感觉。
  鉴于此,“学点语文”公众号特开设“大家读唐诗”专栏,每周向大家推荐唐诗及鉴赏。
  唐诗的选择由浅入深,先依据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再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诗歌原文和鉴赏大多出自三本专业辞典:⑴《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版;⑵《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初版,2004年修订版;⑶《唐诗鉴赏大典》,肖剑、林力主编,长征出版社1999年版。
  至于鉴赏文章偶有雷同,只管录来,心中不免“天下文章”之感。
  不奢谈什么“诗和远方”,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知识,也不枉编者一番整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鉴赏1
  诗人从长安送姓杜的朋友到蜀中任职,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少府”是唐人对县丞的称谓,这表明了杜某出任的官职。题中“蜀川”或作“蜀州”(今四川崇州),按唐置蜀州在王勃去世十年(686)后,故不当作“蜀州”。“蜀川”,泛指蜀地。
  有人说首句的“城阙”指成都,而《文苑英华》这句一作“城阙俯西秦”,据此可知“城阙”实指长安。“城阙辅三秦”在句式上属倒装,意即长安以三秦(三秦,项羽灭秦曾三分关中之地而治之,代指关中)为辅。“风烟望五津”亦属倒装,意即望五津(五津,指蜀地从都江堰至犍为一段岷江的五个渡口)风烟。一句点送行地点,一句点杜少府之去向。两句虽未及送别,但通过对举两地风光,以“望”字一点,便写出了行者踌躇上路,前路风烟迷茫的状况,道出了送者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宦游”指离乡在外做官。而在唐时人们心目中,在京供职和外任有很大差别。从长安到边远的蜀地,杜少府不免感到悲凉。诗人王勃非常体谅朋友的心情,他轻轻抹去那“不同”,而强调彼此的“同”——“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强调自己对朋友心情的理解,这一点很重要,由于富有人情味,因而富有感染力。
  动之以情,会使人感到慰藉,却不免低调;喻之以理,更能使人为之振作,所以诗人讲了两句豪言壮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点化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诗意。曹诗偏于大丈夫应以四海为家这一层意思;此诗强调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心理上的亲近,在道义上的互相支持和鼓舞,是其创意所在。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这两句诗也因而成为对风义相期的崇高友谊的赞颂,故为人传诵。
  在高调之后,复出以款语叮咛:“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与杜少府皆仕宦中人,虽是惜别,又何至于像少年男女分手时那样儿女情长,哭哭啼啼。两句略寓戏谑的口吻,振动一下空气,舒缓一下气氛,使诗意不至于太严肃太凝重;它像乐章中一个舒缓的尾声,情味深长。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南朝文人江淹在《别赋》中历叙各种离别情事后,蛮有把握地结论道:“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唐代诗人往往和前人唱反调:“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等等,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同一基调,读后使人胸怀宽广,态度乐观。这显然是那个长期繁荣统一的大时代所赐。而在送别诗中首先举首高歌,指出向上一路的,却不得不推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周啸天)
  鉴赏2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霍松林)
  鉴赏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王勃初仕于长安时期的作品,格调高昂,情感浓烈,充满着青春勃发的活力。在送别诗中,它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世代相传的佳句,古往今来,不知抚慰了多少离人,激励过多少志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点出诗人送别的地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