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1560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当代建筑美学的走势在一个否定中超越回归中重构的过程中清楚表明,它是与当代美学本身的转型相一致的。当代生态建筑所展现出来的全新的并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美学新模式正孕育其中。
生态建筑美学从其哲学本质上讲,已经在否定二元论的基础上超越了多元论,进而追求一种彻底的非二元论。 在美国著名生海后现代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看来,非二元论的最低要求是承认这样一个观点:人与其他实在物在本质上讲是自主的实钵,他们以某种与其他物相互依赖的关系存在。彻底的非二元论则认为:存在是统一的整体。
在生态建筑美学的形成过程中,对彻底的非二元化的追求及审美意义多元化的趋向并没有消解,相反,它正是生态意识和多元信念得以强化的表现。它是将传统的多元取向朝生态的多元取向演化的必要途径,理解和解释彻底的非二元化美学观念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丁一种生态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建筑美学已经由“思维地说”转向对“诗意地说”的不尽探求中,其美学观念的转型实质上就是“思”的重建,在当代的生态建筑设计当中,整体性设计愈发重要,其特点在于全面协调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其中,既有“生态圈”中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也包含建筑本身形式定位的外部维护结构等;既考虑作为建筑使用者——人的使用与感受,也对人的外延——生态系统存在进行整体的关怀。只有综合研究了这些元素,才能在一种整体思考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生态建筑所蕴含的巨大的美学价值。
整体性关注的焦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与形式,而是建筑作为一种存在实体在环境当整体中的适当地位。通过这种追求,建筑不是强加于自然,而是融合于其中;取代“空间序列”的将是“生态序列”,取代“有意味的形式”的应该是“共生形态”;取代“永恒”的将是“超越”。
生态建筑美学的整体性追求当中,最主要的是要求我们能够跳出线性思维,进入整体思考。当前,非此即彼的线性逻辑虽然已经随着现代主义美学的废退而受到越来越多建筑师的抵制,但是,那种执着于简单明了的确定性和秩序性的思维方式,依然严重地干扰着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生态建筑的美学想要告诉人们:机械论的思维模式已经终结。生态建筑美学对世间存在的整体表达更富有创造性、更自由、更开放和更具有自组织性。
(摘编自李哲《当代生态建筑的美学新模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美学的转型带动了建筑美学的重构,一种生态建筑美学新模式正由此孕育。
B. 生态建筑美学的哲学本质就是否定二元论超越多元论进而进人彻底的非二元论。
C. 生态建筑美学正在经历思维方式的重建,以充分体现生态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
D. 虽然抵制线性思维,但又难免受其影响,这就抑制了建筑师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生态建筑美学为论述对象,重点论述生态建筑美学观念的形成及哲学本质。
B. 通过对传统建筑美学和生态建筑美学的多方面对比,文章突出了后者的巨大价值。
C. 文章分析了两种建筑美学的异同,并运用例证法揭示了生态建筑美学的哲学本质。
D. 文章论述结构清晰简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思路展开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能超越多元论,那就不能彻底地否定二元论,也就无法建立起生态建筑美学。
B. 设计师只有对建筑及其相关元素进行整体思考,才能体现生态建筑潜在的美学价值。
C. 当代建筑不仅追求建筑的功能与形式,更强调融合自然生态序列和形态共生等内容。
D. 为使生态建筑美学表达更开放自由,我们必须摒弃机械论的思维模式,进行整体思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从家乡到故乡
刘亮程
作家写作,和平常人生活一样,是需要有一个家乡的。
你出生时,有一个地方用她的阳光、空气、水、人声、风声、鸟语以及鸡鸣狗吠迎接了你,这就是你进入世界的第一站——家乡,你最初认识的世界是家乡的样子。家乡用她的气息造就了你,使你以后无法再成为别的地方的人。家乡给了你一些难以改变的东西:长相、口音、口味,看人看事物的眼神、走路架势、笑和哭的表情等等。家乡用她给你的这些使你区别于别处的人。
家乡住着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住着和我们一起长大留有共同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