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主题四:乡村与都市
- 资源简介:
约9530字。
高考作文主题四 乡村与都市
思辨主题说
很多人认为乡村与都市是对立的两极。在都市人看来,乡村意味着原始、粗野、蛮荒、孤寂;而在乡村人眼中,都市则又无异于放纵、繁忙、虚伪、喧嚣。他们在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很多人呼吁用都市文明去改造和重建“乡土中国”;而有些人则用乡村特有的传统感情和价值标准批判与都市工业文明相伴相生的对“欲”的贪婪、冷冰冰的人际关系以及虚伪放纵的生活。
其实,乡村与都市的碰撞斗争,是由过去走向未来的必然过程。再繁华的都市,也是从小小的乡村生长起来的。正如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在某种意义上,时代总是推动着乡村走向文明与现代化的道路,所以,都市,往往成了乡村的终点。我们如何看乡村和都市,其实也可以反映出我们对生命与人生的认识、思考与选择。
课本引路
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攒来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文中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作者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哦,香雪》简析)
高考类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08年高考重庆卷)
思路点拨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考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从环保的角度入手来写作,论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主题。文章如果这样写,当然没有问题,但却缺乏创新的东西,不容易得到高分。其实,可以将“自然”理解成乡村的象征,写成渴望乡村自然、轻松的生活,视角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根据作文题目中关于“自然”的提示,我们其实知道“自然”不仅是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等内涵。我们从这些角度深入思考,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来说,人际关系要顺其自然,不能掺杂过于功利的因素,等等。
阅读思辨点1
史学大家钱穆用客观冷静的笔触分析了乡村与城市的前世今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走向。“人类最理想的生命,是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