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30字。
2 诗 两 首
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赏古诗
江头四咏 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赏析】 杜甫由于曾逢安禄山之乱,空怀壮志,无处抒发,便借柔软的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情怀。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使得他见到任何美丽的事物,都有着不同凡人的温柔情思。全诗的意思说的是:“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这是素色中的美丽,却不是妖艳。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却不必想到自己会被磨成粉末。”诗人认为丁香花柔弱的枝条互相纠结缠绕,宛若一层花垫,有支撑他人的崇高品德,令人感动,动人遐思。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以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恐怕是粉身碎骨。杜甫写这首诗,思想是积极的。他用白描的手法,如叙家常一般,虽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把柔弱的丁香蕴含的坚强的特性,讲得明明白白。可是谁能理解一个伏枥的老骥空空的悲切?
《雨巷》
(1)“雨巷诗人”戴望舒身处白色恐怖的年代,虽然在革命失败的痛苦中煎熬着,但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理想与信念是人生路上的指南针,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人的追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追求世俗的价值,如追逐金钱、权力、财富、名誉和地位;另一种是追求理想和信念等超越性的价值。人更应在自己精神的家园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势必经历挫折和磨难,经历忧伤和烦恼,但一定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追求的心。
[适用话题]①追求;②理想;③信念;④人与路;⑤精神家园等。
(2)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适用话题]①诗意地栖居;②诗意地生活。
《再别康桥》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适用话题]①诗意的生活;②怀旧;③人生的一种经历;④亲近自然,感悟生命。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地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柳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可爱的路政,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在康桥听说自行车是不怕人偷的,就为人人都自己有车,没人要偷。)任你选一个方向,任你上一条通道,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陆放翁有一联诗句:“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这是做地方官的风流。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我常常在夕阳西晒时骑了车迎着天边扁大的日头直追。日头是追不到的,我没有夸父的荒诞,但晚景的温存却被我这样偷尝了不少。有三两幅画图似的经验至今还是栩栩的留着。只说看夕阳,我们平常只知道登山或是临海,但实际只需辽阔的天际,平地上的晚霞有时也是一样的神奇。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隔着一大田的麦浪,看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羊,放草归来的,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我真的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再有一次是更不可忘的奇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刹那间在我迷眩了的视觉中,这草田变成了……不说也罢,说来你们也是不信的!
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有删改)
[佳作赏析]
徐志摩的这篇散文确实是独具大家风范,他自己的真性情以及一贯的热情洋溢于文章中,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细腻的描述更可传达出康桥于其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全文运用大量的排比和层递,还有语意新奇的形容,华丽的辞藻,描摹了康桥幽静中时而热闹的气氛,以及康桥独特的风光。阅读本文可见徐志摩一贯绵密秾丽的笔法和写作技法的独到。
[写作借鉴]
1.学描写
第段写景生动细腻。一是动静结合,动写牛马咬嚼、黄花动荡和人坐卧搂抱草坪,静写垂柳、水草和草坪;二是视觉触觉结合,视觉写景为主,兼写触觉大地的温软;三是用词精当,写胫蹄用“没”,写草丛用“恣蔓”,写垂柳用“斜倚”,写水用“清澄”等。
2.学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