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9/9 8:5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3400字。

  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C.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