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理论论据引用之心理心效应大全(作文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0/24 20:44: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10字。

  议论文理论论据引用之心理心效应大全(作文素材)
  囚徒困境——局部最优导致全局最劣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局部最优),而不是同守沉默(全局最优),最终导致双双重判(全局最劣)。
  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局部最优可能导致全局最劣。
  零和博弈: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毫无意义,利己且不损人的“双赢”(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你和你朋友去打斯洛克,台球厅赞助了100块,谁赢了给谁,从你俩的角度,这是“正和博弈”,因为你俩不管谁赢,收益加起来都是100块,大于0;但从你、你朋友、台球厅三者的角度考虑,这就又是一个“零和博弈”,因为,你、你朋友、台球厅的收益加起来是0。
  双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必定只有一个获胜方,一个失败方(或平局),这就是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又被称为零和游戏,源于博弈论。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
  零和博弈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平衡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获胜的一方和失败一方的收益或损失是相互抵销的。
  零和博弈在形式上表现为冲突和对抗。因为零和博弈的参与者需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幸福”即所得,“痛苦”即所失,并且一方所得即对方所失,相加结果为零,因此零和博弈的参与者之间不可能达成合作关系。
  零和博弈揭示的道理——
  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毫无意义,只有利己且不损人的“双赢”才是正道。
  格式塔心理学效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心理学看来,如果一颗心因为童年创伤而遭致了打击,它就被破坏了原有的完整。于是这痛苦的部分便会不断引发内心冲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登场。只有得到一次最充分的满足和释放,方可功成身退,让新的需要产生。这就是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效应,一种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心理论。
  格式塔理论强调“活在当下”——人如果留恋过去,就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人们往往既希望明天更美好,又害怕遇到挫折,因此就在对过去的沉浸和对未来的空想中,产生焦虑。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