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业类考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试题,内容的针对性很强。共29题,约7720字,
200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屏(bǐng)弃 屏(píng)风 生气盎(àng)然 锲(qì)而不舍
B.剥(bō)削 剥(bōo)皮 断炊之虞(yú) 歃(shà)血为盟
C.颤(zhàn)动 颤(chàn)栗 有条不紊(wěn) 潸(shān)然泪下
D.读(dú)本 句读(dú) 贻(yǐ)笑大方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讥诮 玷辱 笑吟吟 咬文嚼字
B.黩职 腼腆 膨胀率 含辛茹苦
C.悉心 遒劲 火辣辣 望风披糜
D.眩耀 楷模 破天荒 脱颖而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在运用另一类双关,语义双关方面,更可以为喜爱幽默讽刺的朋友提供神妙的启示。
B.我思考着: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C.《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天空雾蒙蒙的要下雨,我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真正地做到互助互利,他_______了很久,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双赢的方案。
②________收敛的人看世界是“一管之窥”,做事是“一定之规”。
③《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________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
④我的母亲啊,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把最热烈的祝福,最________的敬意呈献给您!
A.沉思 思维 关于 虔诚 B.沉吟 思考 对于 忠诚
C.沉吟 思维 对于 忠诚 D.沉思 思考 关于 虔诚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他卓然独立着。
B. 不敢越雷池半步,只知道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还能创新吗?
C. 老师正在喋喋不休地讲述着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听得十分入迷。
D. 他演的丑角生动极了,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稽得大家腹大笑。
6、下列个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水刀之水并非不是永远处于高压高速高精确度定位状态,任务完成后的水还是百般柔情。
B. 能否针对风云变幻的战争形势灵活决策,是取得胜利关键。
C. 它是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的修辞方法叫做双关。
D. 无论是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创新精神都已成为一种关乎生存竞争和发展竞争的、有普遍意义的品格。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问题既然大家都已经懂了,所以不用多讲。
B. 要是没有理由证明我的措施失当,我只有这样决定了。
C. 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
D. 尽管天气很冷,然而大家穿得很单薄。
8.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感到很不自在,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身上爬着。
B. 他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下子高兴得像跳蚤一样弹跳起来。
C. 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一种“点石成金”的方法。
D. 诸葛亮趁曹仁周瑜鹬蚌相争之时,坐收了渔翁之利。
9.下列各句中,运用反问手法的一项是( )
A.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 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
C. 你都当过家了,难道还不知道柴米贵?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表谦敬意思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的涂鸦之作,您可别见笑。
B. 你赠送的这张相片十分珍贵,我一定好好惠存。
C. 你家父和蔼可亲,待我如亲生儿子。
D. 你的事情,我当然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二、(30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11~20题。
冬季“杀手”——浓雾与逆温
① 寒冬季节常有浓雾出现。浓雾不仅导致铁路、公路、内河、海上、航空交通受阻,电网出现故障,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而且还会损害人体健康,成为“健康杀手”。
② 1930年12月1日到12月5日,比利时的马纳斯河河谷地区出现大雾和逆温,使当地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沉积低空,导致数千居民发病,死亡60余人。
③ 1952年12月5日到12月8日,大雾笼罩伦敦,由于两个逆温层结合在一起,加上地面无风,导致连续4天浓雾不散,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大量集聚低空,上万居民先后患上了呼吸道疾病,4天中先后死亡4700多人,以后两个月中又相继死亡8000多人,成为20世纪震惊全球的最大“烟雾事件”。
④ 大雾和逆温多发生在冬季,但在深秋时节也有发生。1948年10月末,拥有1.4万人口的美国工业小镇多诺拉,由于逆温和大雾的出现,空气中二氧化碳和金属粉尘等迅速积聚,导致60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