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12月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19 9:35: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720字。

  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12月考试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②“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乘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列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周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③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的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相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④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淳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守”主要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
  B.中国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既要表现精神追求,又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
  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精神、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了例证法,举反面例子论述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
  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从两方面阐明含义,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再举例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
  B.“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
  C.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D.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画工具,但失去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一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么一个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的缘故。徐美红的到来,简直等于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