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学作品赏析短文写作入格的突破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9 7:50:1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20字)
寻找文学作品赏析短文写作入格的突破口
湖南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415000)
赏析文章,有析有评。有析,就要有的放矢,这就要求赏析者恰当地摘取原文语句、段落,并注意结合赏析点剖析;有析,就要有据,这就要求赏析者注意使用引证法,引用文艺理论作为论证的前提,结合摘文进行剖析;有评,就要深刻评出别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义来。因而,对比法、例证法、归纳法又是赏析文章常用的方法;至于因果论证、演绎推理,在赏析文章中虽用得不多,但决不是不用。
赏析文章又分单项赏析与全面赏析,特别是全面赏析,要求篇幅长,内容多,中学生不易掌握,中学生应以注重练单项赏析为好。
赏析文章与一事一议的“小议型”文章有其严格的区别,前者是以析为主,对其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不枝不蔓;后者既可就事论理,又可借题发挥,意在哲理升华。
(一)据理剖析归纳式
1、套路特点
依据理论  选倒剖析
本套路要求赏析开篇先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作品内容、主题等,并明确提出赏析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摘引有关文艺理论作为评析的依据,再据理选取作品内容剖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归纳全文。
【套路模式】
述——言简意赅,介绍作品确定赏析点。
理——列举理论,作为依据。
析——选取例子,剖析评价。
结——顺理成章,提出结论。
【套路口诀】
述作品,立中心,再把理论来转引。
举例子,深剖析,水到渠成得结论。
2、范例与评析
【范例】
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本家的罪恶本性。艺术地反映了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该剧结构缜密,语言个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述作品立观点)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戏剧是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而人物性格上的对立又组成了戏剧冲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人物性格要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展现,戏剧冲突要以人物性格的对立为基础。(理)
剧中有一场描写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交锋的戏。大海一上场,就点明自己的来意,要求周答应罢工的条件;狡猾的周朴园先是不露声色,同大海绕圈子,进而才把另外三个工人代表妥协的事告诉大海,以此来分化和要挟大海。大海听后,痛恨、气愤、着急的感情一下全涌了上来,他怒斥周朴园的卑劣行径。周朴园眼看自己虚伪的面纱被撕下,急得直嚷:“胡说!”“下去!”(这是选取例子)两人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了高峰。从这场充满火药味的戏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凶狠、残暴、毒辣而又虚伪的反动本性,可以看到大海的反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周朴园是一个反动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的那些反动本性正是他那个阶级的本质;大海是一个已经觉醒了的工人代表,他的性格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这种性格的对立实质是阶级的对立,而不是父与子之间的家庭矛盾。这种对立,构成了两人见面交锋,水火不相容的戏剧冲突。(析)
作者巧妙安排的这场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主题,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正在酝酿的一场巨大的社会变动。这种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也正是《雷雨》一剧能成为中国文坛上具有极大影响的优秀话剧的一个主要原因。(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