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专用)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ppt(课件+学案+训练,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1.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26 15:54: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浙江专用) 第3板块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学案+训练)
  1 专题一 专题强化训练.doc
  1 专题一 小说阅读.doc
  1 专题一 小说阅读.ppt
  2 专题二 散文阅读.doc
  2 专题二 散文阅读.ppt
  2 专题二 专题强化训练.doc

  浙江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选文上来说,2012年、2013年考的是散文,2014年到2017年考的是小说,2018年考的是散文,2019年考的是小说。因此,在复习时,小说和散文应并重。
  从题型上看,近几年一直是简答题,只是数量上有了变化,2016年及以前一直是5个题,2017年开始减为4道题。但分值还是20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抓文体特征知命题点——依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小说阅读,设题的考查点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特点”“语言手法”等,对“人物形象”考查较多。
  一、高考命题的四大着眼点
  ——因为高考这样考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人 物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包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上面文字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对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归到“人物”这一命题点。因此,以上几个关键点就是高考命题者在“人物”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情 节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在情节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有:
  一、情节叙述技巧
  1.叙述人称
  内涵 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
  专题二 散文阅读
  浙江高考语文卷小说、散文呈轮考的特点,2019年考查的是小说,2018年考查的是散文,自2013年考的散文之后,2014年至2017年均考的小说。
  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所涉及考点较为均衡,“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较多出现。
  浙江卷最后一题常是探究题,应在复习中多做相关训练。
  强化读文的目的性,把握散文的阅读模板
  一、学会读文
  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其形散而神聚。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以下三种意识:
  (一)整体阅读意识
  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对散文结构大致了解,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
  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串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
  (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把握散文的阅读模板
  根据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议论抒情类散文等。具体来看:
  (一)写景状物类散文
  写景状物类散文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其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或物的描写、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阅读此类散文,要把握其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景、物有着什么样的特点,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考查的《说起梅花》,从谋篇构思、内容分析、情感主旨等角度命题。
  [阅读模板]
  步骤一:划分层次,把握思路
  第一步,标各段落序号。
  第二步,研标题、作者。
  第三步,通读全文,思索文本思路和结构。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咏物散文:由物及人。
  步骤二:鉴赏景物,把握特点
  第一步,标记文中写景或物的语句。
  第二步,抓角度,思考特征。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意蕴。
  第三步,分析语境,概括特征: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步骤三:联系背景,探讨情感
  第一步,抓首尾段。首尾段往往有作者议论的语句,这是把握作者情感意图的捷径。
  第二步,标记相关语句。①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②特征与情感相通的语句。写景散文:主旨情感在景和人的特征相通处。写物散文:主旨情感在物和人的特征相通处。
  步骤四: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明确所写景或物的特征,考虑手法(写景散文常用手法:借景抒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