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同步练习12
- 资源简介:
约2640+2990字。
第一单元 中外戏剧
1 窦娥冤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湛湛(zhàn) 衔(xián)冤
烧一陌(mò) 前合后偃(yǎn)
B.角(jué)色 杳(yǎo)无音信
楔(xiē)子 应验(yīnɡ)
C.罪愆(qiān) 亲眷(juàn)
提(tí)防 错勘(kān)
D.亢(kànɡ)旱 盗跖(zhí)
嗟(jiē)怨 刽(kuài)子手
解析:B项,应—yìnɡ;C项,提—dī;D项,刽—ɡuì。
答案:A
2.选出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
A.不提防遭刑宪 宪:法令
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 餐:吃
B.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寿延:寿命长
烈些纸钱 烈:烧
C.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偃:昏迷
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 恁的:这样的
D.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葫芦提:糊涂 愆:罪过
解析:C项“偃”意为“倒”。
答案:C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解析:D项未用比喻。
答案:D
4.下列对戏曲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宫——宫调之一,曲子分许多宫调。宫调是表示曲子长短和声音高低的。
B.端正好——曲牌名,它同剧中的“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一样。
C.外——角色名,为“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净——角色名,俗称“花脸”。
D.科(介)——角色动作;云——道白;上——出场;内——后台。
解析:A项中“曲子分许多宫调”,说法错误。元曲中,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阅读《窦娥冤》节选,完成5~7题。
(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
第一单元 中外戏剧
1 窦娥冤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解析:边缘化:指人或事物从中心和主流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处于不重要的地位。私人化:指公有组织或公有财产的所有权人变为个别私人所有的行为及其过程。获得:有“取得,得到”等意思。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制约:对象通常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