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同步练习12
- 资源简介:
约4270+2720字。
第四单元 古代传记
12 苏武传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稍迁至栘中厩监(稍:渐渐) 因厚赂单于(因:趁机)
B.引佩刀自刺(引:拿)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
C.足有系帛书(系:拴绑) 加以老母系保宫(系:关系)
D.武复穷厄(厄:困窘)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辞:问讯,审问)
解析:C项第二句中的“系”应为“拘禁、关押”。
答案:C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 假:代理的,临时的
解析:C项“幸”应为“希望”的意思。
答案: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惠等哭,舆归营 杖汉节牧羊
B.单于壮其节 诚甘乐之
C.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D.其一人夜亡,告之 天雨雪,武卧啮雪
解析:A项,均为名词作动词;B项,均为意动用法;C项,均为使动用法;D项,前句,名词作状语;后句,名词作动词。
答案:D
4.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B.何以汝为见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解析:例句为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被动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C
5.下面对句中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荷蓧丈人”中的“丈人”同,另外,“丈”也是对年长者的敬称,如《报刘一丈书》中的“丈”便是如此。
B.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是对苏武母亲的敬称,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的“先大母”不同,“先大母”是对“逝去的祖母”的尊称。
C.且陛下春秋高——春秋,这里指人的年纪,与“春秋鼎盛”“富于春秋”“虚度春秋”中的“春秋”同。
……
第四单元 古代传记
12 苏武传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C.武等实在(确实存在)
D.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是对苏武祖母的敬称)
解析:D项“太夫人”是对苏武母亲的敬称。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愿大王少假借之
B.如惠语以让单于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解析:A项“假”,上句,临时充任;下句,宽容。B项“让”,上句,责备;下句,谦让。C项“幸”,上句,希望;下句,幸而。D项“除”,均为台阶。
答案:D
3.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
D.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解析: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B项,①于是;②才。C项,①助词,不译;②代词,他们。D项“虽”,均为连词“即使”。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A.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B.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作状语,用木杖拄着
C.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值得钦佩
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解析:B项“杖”是名词作动词,“拄着”。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副有罪,当相坐
B.虞常果引张胜引佩刀自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