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8/24 10:3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3.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美。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地读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介唐诗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诗,但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作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的唐诗,或雄壮浑厚,或清雅秀丽,意境深远,具有深厚的美学韵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唐诗,走进历史,走进情怀。
  (板书:唐诗五首)
  【设计意图】由对唐诗的简单介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了解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课件出示: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律诗结构,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课件出示: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设计意图】此课件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一般律诗的思路特点,加深理解。
  三、教读《野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重要贡献。
  2.放声吟诵,读出节奏
  (1)读准字音。
  东皋(ɡāo)    徙倚(xǐ)    驱犊(dú)
  (2)读出节奏。
  (点生读,师指导)
  课件出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