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2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12 19:44: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20字。

  12 唐诗五首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