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60字。
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
南康市第六中学 赖积华
(原 创)
用户名:laijihua 姓名:赖积华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六中学 Emai:nksljh@126.com
[内容提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话题,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在不经意间就把其忽略了。本文试图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中学语文是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任务的载体及语文教育该如何走上人文素质教育轨道等几方面对《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文教育思想进行阐述,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这个课程标准是在《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基础上,又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大大前进了一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尤其是其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观,渗透了当代文化观,赋予了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着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而人文素质,则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
那么,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伦理修养、道德修养,也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使命价值不是短视行为,而是着眼于现在,体现于未来,不单是教书,更在于育人。今天,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人的现代化,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建设国家的现代化。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核心问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叶朗《人文学科大有作为》)。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革命性的飞跃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一方面给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别问题、环境与生